法律援助工作是重点民生工程。对困难群众来说,无偿的法律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法律扶贫”的概念也日趋深入人心。近日,记者深入一线调查,发现这项惠及民生的工程通过努力,成效巨大,但在推行中仍然存在着困境,部分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这项无偿的社会福利也并不了解。
雪中送炭解民忧
60多岁的贾某早年丧夫,子女生活也都不富裕,去年的一场车祸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来源没有着落,下半生该怎样过?在几乎绝望的时候,有人提醒她求助淅川县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主任肖楠指派律师为其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最终帮助她获得了应有的赔偿,使她的生活有了保障。
罗某原来在淅川县某企业上班,后因企业改制,企业让罗某回家待岗,迫于生计压力,罗某被迫外出务工。后来他得知自己已经被公司辞退。为此,罗某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批准了他的申请,并指派律师为其代理此案。代理律师经过与劳动仲裁部门、法院多次交涉争论,最终法院采纳了代理人的意见,作出判决,认定罗某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在我市法律援助机构,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据统计,2017年,我市法律援助机构对农村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对交通事故、欠薪、工伤赔偿等民生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全年办理7952件法律援助案件,惠及了大量的困难群众,不少濒于绝望的人由此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2010年以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已5次把法律援助工作列入“十项民生工程”。为使法律援助覆盖更多的弱势群体和涵盖更多的民生事项,南阳两级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完成由覆盖低保人群向覆盖低收入人群的转变。进一步拓展法律援助服务民生领域,把服务重点稳定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把涉及环保领域的大气污染侵权纠纷、水污染侵权纠纷、噪声污染侵权纠纷、放射性污染侵权纠纷和涉农领域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法律援助也需援助
社会对法律援助越来越重视,群众获取法律救济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伴随而来的是法律援助这项民生工程也出现了许多困境。
在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科记者了解到,2017年,我市县(区)一级法律援助中心共收到中央及省级财政专项拨款431万元(该项资金为指派律师的办案成本补贴费用),其中仅有6个县区的法律援助配套资金达到标准,仍然有6个县区的配套资金跟不上,缺口最多的县区每年拨款仅有10万元,面对南阳这样一个人口大市,这些配套资金不足以给更多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我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值班律师每个案件补贴款仅有800元-1200元,远远低于律师的收费标准,导致了有能力的高端律师不愿干,低端律师干不好的情况。
法援律师缺口大也是法律援助工作的一个短板。按照最低标准,每个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应有5名以上工作人员,但是实际运行中平均只有不到3人。不仅如此,人员数量不足也制约了法律援助在最基层的推广。“部分偏远地区农村的群众对法律援助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有法律援助这项无偿的法律服务。”对于解决法律援助之困,全国优秀律师、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毕献星深有体会。
毕献星告诉记者,对于法律援助的困境,政府和社会也都在积极探索,积极寻求破解的钥匙。我市正酝酿成立法律援助协会,成立后的协会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公益作用,接纳企业及个人的赞助,为经济困难的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不是“唐僧肉”
络绎不绝的求助使法律援助律师应接不暇。而求助的并不一定符合援助条件,有的人只是想节省一笔代理费。
南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毕赛告诉记者,法律援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需要按照必要的法律程序去进行。
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类型有: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公诉案件中的嫌疑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也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和经济困难证明。农村务工人员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类型的法律援助只需要提供农村务工人员身份的证明材料。
毕赛还提醒,请求法律援助,一定要到正规的法律援助机构,不要听信一些没有取得法律资格证书的所谓的律师的忽悠,避免花了冤枉钱。
热图推荐
北京发现野生兰花新种 刷新世界“无喙兰属”记录
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一鼓作气”
国家旅游局:端午假日前两天出游人次高达6630万
6月新规:贩卖个人信息入罪 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