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向世界发表历史性的演讲,提出了重要论述:“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运用东方文明的最大智慧在国际社会第一个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思想,这是拥有五千年连续文明发展史的中国领导人首次面向未来发表关于人类文明发展新思想的正式演讲,被国际舆论称为“新文明观”。
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尺度,交流是文明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显著特征,互鉴是交流的维度和连续性过程。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深度揭示文明的三大定律:一是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性规律;二是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性规律;三是文明进步构成文明圈相互影响的主导性规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进入多层次、多元化问题交融阶段,单一或局部简单的方式无法解决世界面临动态开放的复杂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总结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预测人类全球化共同未来,提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主席发表这篇著名演讲以来,我们从《文明》杂志参与国际传播的经验中,总结了文明传播主体的“三自原则”,即文化自立看文明、文化自觉知中国、文化自信走世界。
中国需要以文化自立的姿态承担起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使命,以文化自觉的行动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以文化自信的态度承担起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责任,以中华文化品牌的筑造搭建起文明对话和文明交融的桥梁。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是国际交流与发展对话的指南,贯穿于其中的“文化自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将“文明交流互鉴”付诸实践的积极尝试和有效行动。
文化自立看文明:就是自立地发展出文明形态的主体
看文明,就是认知拥有五千年底蕴的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与本质;看文明,不仅仅只是看中华文明,更重要的是看世界文明的历史与发展,以此体现我们文化自立的姿态和基础。
什么是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交流是指相同或不同文明形态的社会主体之间,以平等友好的态度进行双方或多方动态持续的交往活动。这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基本形态和主流模式。文明互鉴表现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
人类文明史的总体进程是什么?就是互相学习、交流互鉴的发展过程。
青铜技术的东西方传播、罗马大道的开辟、丝绸之路的形成、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传播、古希腊学术思想的传播、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传播、佛教与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国四大发明和东西方数以千计工艺技术的相互传播,东西方文学的大交流……甚至今天人类食物来源的多样性也是东西方和南北方农业畜牧业交流的典型成果,更不要说科学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世界发展大势,面向世界开放学习,在探索实践的风浪中学习融合、在创新中不断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日趋成熟。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革命新浪潮再次凸显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共通性,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题。
文化自觉知中国:就是清醒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中的位置
知中国,就是解读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及其在当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知中国的本质过程应当是知世界,在知世界的过程中知中国,以恢宏的国际视野、以学习和比较的精神了解自我、认知自我,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
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成果,但同时也导致现代人精神的无家可归。许多西方学者将目光投向东方丰富的人类传统文化宝库。相对于那些已经灭绝或断裂的文明,中华文明持续至今,必有其符合人性本质的共通价值存在,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存在着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与可持续基因。这需要我们深刻认知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和合”“中和”精神特质,在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百年之后,重新认识和反思我们自己的文明品质正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失衡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而达到文化自立的文明境界。
面对文明交流互鉴这个永恒话题,几千年古老东方智慧的浸润让中国给出了启迪人心的回答:用“和而不同”的天下观念来对待不同文明,这是比海洋更宽阔的胸怀,比天空更高远的理想之梦。
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世界是中国的舞台。这既宣示了我们开放包容博大的文化胸怀,又宣示了我们的文化信心和文化理想。因为文化交往是双向的和多向的而且是动态的,其目的是交融和再生,当然也会有交锋甚至碰撞,但交流的结果必然是推动文明融合中的多样化发展,我们需要用文化自觉推动世界文明的丰富和繁荣。
文化自信走世界:就是自信地传播文明交融的价值
走世界,就是建构关于中国和世界共享的自然风物、人文哲理和精神体系。只有走向世界,才能达到文化自信。走世界就是凭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底蕴,主动而自觉地学习、汲取、理解当今世界文明的大趋势,形成自立自主走向国际的文化品牌,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人类文明共同价值中的和谐精神和以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因此,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让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让先进文化、可持续文化和共同的精神价值凝聚中华儿女,和谐世界万邦。
在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世界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大大展开。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并被称之为“伟大的创意”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所提倡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则贯穿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过程。
今天,“一带一路”将成为世界文化融合与文明发展的快车道。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就是彰显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就是要与世界各国一道,给世界提供四个层次的公共必需品:和平交往的政治空间、共同繁荣的价值目标、文明交流的共享模式、文明互鉴的发展平台。
如今工业文明的成果巨大,但生态灾害不期而至,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始终并存,恐怖主义和战争冲突总是文明的大威胁。在数字和智能高度文明的今天,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基础的共存、共通和共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代表的是一个伟大国家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文化自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大展示,既有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集聚了世界文明的宏大资源,影响久远。
今天,在世界文明浩浩荡荡的伟大进程中,践行文明交流互鉴,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文明交流互鉴正引领我们脚踏实地地走在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文明大道上!
热图推荐
董明珠江厦桥东闯红灯 交警:这是一次误识别
浙江“最多跑一次” 法国人点赞
湖南益阳公务员古风辞职信在网络上传开
北京发现野生兰花新种 刷新世界“无喙兰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