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地铁上,人声嘈杂,在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刘然带上耳机,打开手机的喜马拉雅APP,静静地听一节《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躲进小楼成一统,悠然自在”。午休时间听听中读APP里的《一听就懂的音乐剧》。在回家路上,她打开“百词斩”,打卡背单词。下班回家后的亲子时间,她经常打开喜马拉雅的“米粒妈英语绘本频道”,和孩子一起阅读英语绘本。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像刘然一样选择利用点滴时间学习知识,这正是近几年流行的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平台和生产端对应的,是知识接受方式的新变革。
移动互联赋予学习无限可能,知识进一步变得生活化、伴随化和环境化,非正式学习(主要是指人们在正规的教育机构之外进行的一种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的一种学习)有了真正势不可挡的勃兴态势。新兴媒体和网络视频、音频载体,让知识的门槛大为降低。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传播内容更为多元,形式更加短平快、活泼有趣,知识拉近了与人的接触距离,更为生活化,更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这正是人们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逐渐丰富的体现。
一些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碎片化学习能真正学到东西吗?你是不是只学到一堆“知识”的碎片,获得虚幻的愉悦感?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尼尔·波兹曼认为,以电视为主要信息媒介的当代文化正因为其娱乐化、庸俗化、碎片化而逐渐失去生命力。如今,碎片化也成为新型非正式学习主要受人质疑的地方。可是,如今上班族都会面临时间及精力的碎片化和稀缺。如果连碎片化时间都不利用,那岂不是更糟糕?
我们身处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的迭代与重构来势汹涌。社会分工更加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技能和知识储备也在改变,要求人们具有更广的视野,知识体系更为多元和健全。在这个语境下,学习的边界被无限扩展,走出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仅仅是学习生涯迈出一小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历教育为终身学习,时代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有效地学习?走出校园迈入职场后学习时间从何处来?除了具备完整时间段的学习,“碎片化”未必没有意义。让我们的学习和思考避免碎片化,始终朝向长期积累、朝向未来,让个性化需求背后的认知和能力不断累积,这样的学习就有收获。有强烈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才是坚持学习的原动力。在知识产品繁多的今天,对学习内容的筛选与判断固然重要,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同样弥足珍贵。毕竟从本质上讲,任何有价值知识的获得,都要付出时间和辛苦的努力。碎片化学习得到知识还是“一地碎渣”,重要在于学习者是否珍视学习内容,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坚持。不管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其本质并不会改变:通过听讲、阅读、思考、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开拓视野,延展思维深度。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和生产端的丰富,敞开了“让日常生活知识化”的多种可能,与此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也推动了供给端的不断更迭。知识的供需方遇见,磨合,共同成长,不亦乐哉!(于忠宁)
热图推荐
美B-17轰炸机坠毁已造成至少7死8伤 伤者已送医
多哈田径世锦赛苏炳添、谢震业百米惊险晋级
三代考古人的“中国最早王朝”的探寻之旅
桂林兴进颐景城违规预售 “只差一个预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