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澄:基础研究成果是急不来的
首页 > 原创 > 编读往来 > 正文

张澄:基础研究成果是急不来的

来源:科技日报 2019-01-09 16:51:33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们走进人民大会堂,迎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张澄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在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作为一名80后的正高级教师,张澄完全理解人们希望基础研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迫切心情。“但科学研究有自身的规律,尤其基础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也绝非朝夕之功。”张澄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同样,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看来,不同于企业追求今年、明年有多少产品,基础研究不是一个以“计件”为主要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行业,它追求的是科学问题的解决和科学目标的实现。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个获奖项目背后都凝聚了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据统计,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

张澄所在团队此次获奖的项目为“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张澄介绍,该项目基础研究攻关进行了10多年,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进入新药设计、临床试验阶段。

“5年、10年的时间对于潜心基础研究来说太短,科研人员很难持续深入研究并实现成果转化。基础研究进行到三五年时能发表文章就很不错了,另外临床应用转化还需时间,就我的研究领域来说,从基础研究走到临床应用,10年时间都紧巴巴的。”张澄说道。

基础研究无疑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然而,一路走来,科学家收获的并不都是鲜花与掌声。当一个科学家几年没出成果时,公众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他花了这么多钱却没有任何产出。

“事实上,在基础研究领域,一个科学家可能一辈子就出一个重大成果,也不知道成果会在哪天出现。”薛其坤指出,如果天天催科学家报成绩、出结果,他们难以静下来潜心研究,也就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对此,薛其坤认为,需要通过科普宣传和科学精神传播,让公众了解基础研究是干什么的,以及基础研究的性质特点,理解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短期内可能做不出成果的困难,即使有成果,它有时很可能不是通过一个显现性的指标来体现的。

迫切期待出成果的不只是公众。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认为,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独立的对自然界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因此需要对相关科学家及其团队给予长期和稳定的支持。除了长期稳定支持外,维护科学家不受行政干扰和利益驱动的独立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过于急功近利的管理和评估,可能会干扰科学家的独立思考,那些经过独立的、不受干扰的思考获得的洞见、突破,一定不是催生出来的。”吴季指出,政府和管理部门即使催,也催不出“洞见、突破”来,因此,还不如把精力和资源放到选人、培育人、鼓励人、建设环境,以及提供设备和试验条件上来。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要尊重基础研究发展的自然规律,为相关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的良好氛围,按照基础研究的自然规律来规划项目周期,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让基础科学领域科研人员敢于触碰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导性,但周期长、出好成果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50662 0577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豫ICP备17010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