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为由退款 银行卡上135万元被对方转走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为由退款 银行卡上135万元被对方转走

来源:山西晚报 2021-08-17 17:00:00

“屏幕共享”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场景之一,即手机上的录屏操作,能够将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同步到与你共享屏幕的对方设备上,其中包括短信、微信消息、APP推送内容以及手机上的任何操作。但你可曾想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也能成为诈骗分子“空手套白狼”的必杀技。8月16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反诈骗中心获悉,近日,骗子利用“屏幕共享”手段,将一位市民银行卡内的135万元悉数转走。

“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为由退款 银行卡上135万元被对方转走

8月8日,家住太原市小店区亲贤街昌盛双喜城的陈华(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是“蚂蚁金服”的客服电话。

“很抱歉陈先生,打这个电话是想对您做出赔偿,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给你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电话中,自称“蚂蚁金服”的客服人员表示,不久前,陈华在淘宝上购买了一款价值480元的脱毛膏,在货品销售后,卖家发现此款脱毛膏具有质量问题。为此,客服打来电话就是通知陈华,他们决定主动给买家退款。

“我觉得这个商家挺有良心的,人不错。”陈华事后回忆,这是自己接到电话后,心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为此,他几乎没有多想什么,便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给对方发了过去。很快,他的账户收到提醒信息,收到了对方转账来的500元。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对方又发了信息,“不好意思,由于操作失误,我给您多转了20元。您能不能给我退一下,要不就得我自己贴钱了。”

“都是打工人,没有问题,我给你退。”退款一事,陈华自然没有拒绝。此后,对方提出需要走特定的理赔通道,并表示可以教陈华如何操作。

随后,对方让陈华下载了一个屏幕共享APP指引其操作。其间,对方以认证资金等理由,频繁要求陈华向银行索要短信验证码。但陈华却不知道,自己每一条验证码都被对方通过共享屏幕看得一清二楚。屏幕共享期间,对方还不断用话术找各种理由,不让陈华接打电话、看短信内容,直到屏幕共享结束后。陈华才惊奇地发现,自己银行卡中的135.2万元被对方悉数转走。慌忙之下,陈华赶紧拨通110向警方求助。

银行卡里的钱怎么就没了? 行骗成功关键在于“屏幕共享”

“我没给对方提供验证码,也没告诉对方银行卡密码,更没有把钱转到什么陌生账户,这钱怎么就没了?”报警后,对于骗子的作案手法,陈华还是想不明白。

对此,警方揭秘,骗子行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屏幕共享”。那么什么是“屏幕共享”?“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骗子看到。也就是说,市民一旦开启“屏幕共享”,那么其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骗子都能远程查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

在具体作案过程中,骗子先诱骗被害人开通“屏幕共享”。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某些APP(某Q、某讯会议等)自带的屏幕共享功能,让骗子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被害人手机的所有操作。此后,骗子先以指引操作为由,让被害人下载APP并打开屏幕分享功能,再通过被害人之前透露的银行卡号,登录网银进行转账操作,实时监控收到的短信验证码。

在此期间,骗子先哄骗被害人主动转账。如果被害人发现或迟疑,便通过截获的验证码,自行在后台进行转账操作,被害人对此也毫不知情。也就是,一旦你与骗子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即使骗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你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密码、验证码等,从而轻松实现转走你卡内资金的目的。

据悉,目前在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往往以“注销学生贷”“网购赔偿”“贷款提额度”等为借口,引起当事人关注。由于骗子提前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获取当事人的信任较为顺利,这也为后续实施“话术”成功行骗创造了良好基础。

若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你在陌生人面前毫无秘密可言

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最新出现的一种诈骗手法,此种作案手法近期在全国多地频繁出现,不少受害人“稀里糊涂”便被骗子清空了银行卡。

对此,警方也郑重提醒广大市民,不管对方有什么理由,切记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这样的操作,会让你在陌生人面前毫无秘密可言。在日常生活中,也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如遇“网店客服”主动来电,要求办理“退款、理赔”手续,可登录官网进行核实。切忌跳出原有平台私下加微信、QQ进行相关操作。接到“退款”“返钱”一类的电话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商家进行核实,如的确属实,务必通过网购平台正规渠道进行退款。

其次,大家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切勿随意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更不要轻易点开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谨防木马病毒或误入钓鱼网站。

最后,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或者操作贷款平台,统统不要理会。如发现支付宝、微信账号或银行卡内的资金被无故转走,请立即更改密码,同时联系相应的官方平台处理,并拨打110报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记者 辛戈 实习生 王思畅)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50662 0577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