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丁冬报道 推进“城乡一体化”,将农村困难人员保障金额提高至城市标准;针对不同学校收费标准,对大中专院校在校生的救助,由固定金额转变为固定比例,将学龄前儿童纳入帮扶救助范畴……10月22日,记者从沈阳市大东区获悉,大东区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围绕兜准对象、兜牢底线、兜密网底、兜好服务狠下功夫,开展“全面小康兜底行动”,进一步织密民生保障网。
“十六条”措施铺就全面小康之路。大东区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先后印发《“全面小康兜底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和《“全面小康兜底行动”帮扶措施清单》。清单中16条举措延长政策“短板”、补全政策“空白”,围绕困难群众关心的生活、住房、教育、医疗、就业五方面,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政策找人”扫除帮扶救助“盲点”。大东区相关部门、街道和社区启动了多轮排查,到基层一线摸实情,深入走访3500余户居民家庭,为688户困难家庭排查出770个困难,并逐户建档立卡,为全面小康兜底行动明确了攻坚重点。截至9月底,有671个困难已解决,正在解决的99个,投入帮扶救助资金200余万元。
“提质扩面”兜紧兜实民生底线。大东区以贫困家庭具体生活状况为依据,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提升救助标准。针对生活困难,采取对困难人群按户施保与按人施保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将临时救助标准上限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将农村困难人员保障金额提高至城市标准;对享受廉租房、公租房货币补贴的家庭增资10%进行住房补助;对困难人群门诊、住院治疗、慢病特病治疗实行费用减免。
“容缺办理”加速救助审批流程。大东区优化办理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将低保申请的审核及确认权限下放到街道,由职能部门负责政策指导、业务培训及监管。针对部分困难群众证件、病例不全的情况,启动了低保申请容缺受理机制,有效提高帮扶救助的审批和服务效率。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