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推动设施农业、订单种植,加快乡村振兴——
家乡美了 产业壮了 钱包鼓了
记者 高华庚
秋阳下,站在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育新村村口,放眼望去,百余栋银光闪烁的高效种植大棚格外醒目。
大棚内,火红的辣椒沉甸甸地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大棚外,平整宽阔的沥青路上,收货的车辆一字排开,村民忙着采摘、称重、打包、装车,忙碌而有序。
“在村里合作社的技术支持下,我种大棚辣椒,产量大幅增加,市场收购价也不错,相信今年一定能丰产丰收。”种植大户李文军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两年,村里建成了果蔬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高标准钢结构大棚不仅坚固气派,而且全部采用智能化操作系统管控。”育新村党支部书记肖凤波说,“和原来的传统大棚相比,不但节省了人力成本,果蔬品质也大幅提升。”
今年,锦州市依靠“三变”改革衔接乡村振兴,56.4万名农民变为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的股东。受益于“三变”改革,育新村高效大棚种植产业不断壮大。全村种植小区占地面积近800亩,有高效棚80栋、冷棚20栋,主要种植樱桃、油桃、草莓、辣椒等果蔬,吸纳农村劳动力150余人。
如今,育新村果蔬种植产业越来越红火,村里不仅建成了果蔬种植专业小区,还成立了果蔬种植合作社。“从种子肥料、育苗管护到后期收割、销售,合作社为我们农民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种植户零风险、稳增收。”李文军说。
“我们还有秘密武器呢!”肖凤波告诉记者,今年,育新村招商引来辽宁亚太中商有限公司,并与河南农科院合作,进行新品种种植研究,提升单位耕地产值,增加农民收入。试验温室里的新品种番茄,一茬亩产超过万斤,甜度也非常高。
产业兴旺离不开“领头雁”。今年,锦州市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还实施“领头雁”工程,目前已有1812名干部到乡村工作,指导组建合作社554个,引进发展项目343个。今年以来,全市共有3.16亿元农村发展类资金、1.64亿元村集体资金、2.67亿元农民自有资金投入各类经营主体,120余万名农民整体增收。
家乡美了,产业壮了,钱包鼓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育新村农民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美景。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