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沈阳市提出要发展“五型经济”。作为“五型经济”之首,发展创新型经济重在发挥创新所带来的引领策源作用和指数级增长潜力。
企业是创新驱动的主体,要想做优做强创新型经济,从微观上来看,与每家沈阳企业的“当下”都息息相关。技术、资金、平台、人才……如何将这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从而搅动一座城市的创新型经济的“一池春水”,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我们不妨从沈阳这家企业的成长史找寻答案。
1997年夏天,中国第一台临床应用的国产CT机在东软医疗下线。
24年后的今天,东软医疗已成为中国高端医疗装备的引领者。东软医疗的崛起靠的是什么?“创新,创新,还是创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地知道,只有创新,才能让企业保持永恒的活力!”东软医疗CEO武少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A创新密码
不断书写“0-1”
的原创突破
1989年的一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的检验室里,一台从美国买来的CT机出了毛病,没人能修。后来出现的问题更是让医院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台设备花费高额外汇,价格高不说,调试安装更是个棘手问题。聘请美国专家来解决,从上飞机时就开始以小时计费,等飞到沈阳检查出问题要更换零部件,还得再从大洋彼岸运过来,专家费用照计。
于是,沈阳市卫生局决定公开招标。当时,东软医疗的创始人刘积仁还就职于东北大学,他和他的团队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并奇迹般地修复了这台“瘫痪”的CT机,甚至还提高了整机的性能。随后,他们又远赴唐山、重庆,让一台台“瘫痪”的进口CT机运转起来,业界十分震惊。意气风发的刘积仁决心从东北大学实验室接过国产CT机项目产业化发展的重任。
一家羽翼未丰的软件公司来搞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硬件设备,这在当时并不被业界看好。然而,几年后,刘积仁的梦想在东软医疗一一实现。CT设备关键性技术——阵列处理机、图像处理器、运用PC机和通用芯片技术等,纷纷实现重大突破。1997年,第一台国产CT机从东软医疗生产线上落地之后,国内大型医疗装备市场格局彻底被改写。凭借出众的性价比和适用性,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CT机迅速砍下不小的市场份额,国产首台CT机问世的第二年,就“迫使”进口CT降价20%—30%。随之而来的是,百姓检查费用也降低了一半。
更令人惊讶的是,3年之后的2000年,东软医疗就将中国产的CT机销往了欧洲,并启动了全球化战略。至今,东软医疗的产品销售已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在研发端,东软医疗的创新如同“开挂”一般,创造了中国第一台超导磁共振,第一台DR、第一台三维彩超……
创新,最难的一步就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
创新型经济却是由无数个“0-1”的原创铸就而成。作为一匹行业“黑马”,东软医疗不惧困难,一往无前,书写了无数个“0-1”的行业辉煌,成为创新型经济中尤为耀眼的一颗明珠,闪闪发光。
B创新密码
加快产品品牌化、产业化
DSA,俗称“血管机”,是支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核心设备。我国每年仅冠脉介入治疗量就超过100万例,居世界首位,市场需求巨大。
2019年的一天,正在上班的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金征宇教授打开手机,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跳了出来:东软医疗首款无轨悬吊七轴智能DSA(血管机)——NeuAngio 30C“汉武”正式获批上市,填补了国内同系列血管机产品的空白,此举意味着东软医疗将国产医疗装备推向了高端。
DSA设备和CT设备都属于高端医疗装备中的“王中王”。以DSA为例,所有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是跨领域的,涉及医学影像学、机械学、电子学、电气学、运动控制学等十余门学科,研发难度可见一斑。加之国际巨头们凭借先发优势,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使得DSA面市30多年来,鲜有国产厂商涉足,95%的国内市场都被进口品牌占据。
借鉴国外以及国内同行的经验,东软医疗提出了“产学研医用”协同创新模式,加快与政府及国内顶级医院、科研院所、检验机构等单位展开合作。
2017年末,东软医疗与沈阳市投资平台成立了“沈阳先进医疗设备技术孵化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前沿基础技术以及对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关键部件的研究,来解决那些卡脖子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补缺从前沿基础技术向产业应用技术或技术产品形态转化。
如今,我们或可以从东软医疗近三年来的一些突破性成果,管窥沈阳“政企研医”联动打造技术生态平台的意义与价值:
2019年,东软医疗成功研发中国首台256层宽体能谱CT和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血管机;
2020年成功研发中国首台512层CT以及1.5T磁共振、落地式DSA等新品;
2021年成功研发NeuAngio-CT、飓风Ⅱ车载CT、NeuMR Libra盛景磁共振……
“沈阳市政府的前瞻性给了东软医疗持续创新的动力!”东软医疗CEO武少杰表示。“十三五”期间,为了尽快实现医疗能力向产品的赋能,东软医疗还积极开展与大型医院、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其中,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建立“互联网智能医疗与前沿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负责国家溶栓取栓影像云平台的建设运营;与吉林省公安厅、长春市公安局、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等共同成立虚拟解剖联合实验中心;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共同组建“呼吸影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针对呼吸性疾病展开科研创新。
“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扎根“肥沃土壤”。这里的“土壤”,就是东软医疗牵头搭建的产学研医联盟、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是创新型经济的技术支撑。古往今来,只有集合各方力量才能办大事。以创新起家的东软医疗更是深谙其道。
C创新密码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企业研发人员的比例,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体现。在国内,医疗装备领域企业研发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平均水平为25%左右,而在东软医疗,这一数值达到32%。
从2016年起,东软医疗的研发速度开始愈发加快,随着CT、血管机、磁共振等核心产品线的丰富,东软医疗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招揽涉及医学影像学、机械学、电子学、电气学、运动控制学、工业设计等数十种学科的专业性人才。
来沈阳之前,香港青年简振哲曾在英国顶尖高校攻读工业设计专业。回国后,他来到深圳一家国际化的医疗设备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工作。“这两年,内地发展速度非常快,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只要抓住机遇,勇敢去拼,就会实现梦想。”看好内地经济的发展,2016年,简振哲在猎头的推荐下选择北上,加入东软医疗,从事公司前沿性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只看薪水的话,都是眼前的利益。我在乎的是更长远的发展。”简振哲口中更长远的发展是,在东软医疗,他能够参与更多改变国人生活方式的重大专项产品,这对于一个从事学科研究的专业型人才来说,是毕生追求。5年多的时间里,简振哲带领团队拿下的国内外设计大奖不下30个,这些奖状都整齐地摆放在他的办公桌里,被细心收藏。
如今,在东软医疗,像简振哲这样具有海外高水平学历和就业经历的人才比比皆是。据东软医疗人力资源部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东软医疗全球研发团队总共聘用了865名研发专业人员,其中46%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及国内外大公司就职经历的占一半以上。
武少杰讲话时经常愿意“打比方”,他说,现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形成了“大脑、躯干、手脚”的企业分工。“大脑”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基本战略,以生产知识与输出知识为主,在产业前端“指手画脚”。缺少科技实力和知识积累的“躯干”或“手脚”企业,只能艰难地追赶。而东软医疗,作为一个“大脑”企业,特别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从而保证企业在行业内保持领跑。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一个人才的引进,可以突破一个关键技术,从而抢占一个产业的高端。人才是创新型经济的关键性要素,东软医疗在打造创新型企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仅是一种务实的发展理念,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是东软医疗成立24周年,有员工写下这样一段成长寄语:“我们从事的是一个足以颠覆行业现状、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项目,希望公司永远保有尊重科学的精神、拥抱创新的勇气、开放包容的环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东软医疗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一年。
创新无止境。东软医疗“十四五”的目标是:通过持续创新,争取做到全球第一。
采访车在东软医疗所在的浑南区创新路上一路驰骋,东软医疗创新的风景也一路延伸……
D创新沈阳
优势在手未来可期
总目标
力争到202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0000家。
在《沈阳市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中,沈阳市提出了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任务指标。
主要任务:
●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型经济源头供给。到2023年,全市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总量超过70家,引进4-6家中科院系统等创新资源。高新区R&D比重达到6%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30;推进经开区、中德园等高端装备集聚区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7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
●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创新型经济的技术支撑。到2023年,以行业领军企业为“盟主”的产学研联盟达到200家。实施“揭榜挂帅”项目300项以上。新增创新产品500个以上。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00亿,各级技术转移机构达到80家,技术经纪人达到1000人。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00家以上。
●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强化创新型经济实体力量。到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三年倍增达到5000家,科技型企业总量达到2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R&D投入比重超过60%,全市科创生态园区达到50个以上。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到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建成5G基站25000个,推进建设10家绿色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激发释放人才活力,强化创新型经济人才支撑。到2023年,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500名,吸引30万以上大学生在沈就业。加快人才公寓、人才房建设,2023年新增保障型租赁住房六万套。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