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3年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3年来,广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中心任务,着力补齐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短板,“一盘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撑。
强师德
充分发挥育人模范专业引领作用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
广东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今年广东举办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主题为“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自2008年起,广东连续14年在每年9月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用一个月相对集中的时间,组织开展系列师德师风教育宣传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是教师的道德底线,也是教师的使命担当。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举办寻找“最美教师”活动,让更多人体会到师德的真实内涵。“最美教师”之中,有人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站在抗疫最前线;有人在乡村学校默默耕耘,点亮孩子的未来;有人扎根特殊教育,为成就有价值的人生不停奔跑……
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实践主体。广东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事迹,正在激发广大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
“我的梦想是帮助孩子们找到生命成长的喜悦与力量,即使有一千个困难,都没有一个理由可以放弃。”深圳市育新学校数学教师杨宏英从教35年,先后获评南粤优秀教师和省优秀班主任。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希望的金种子”,不断点燃孩子学习的激情与梦想。
与师德建设同等重要的是,要对“准老师”做好“传帮带”,建立师德养成的“新平台”。
“培养师范生形成正确的师德意识,对未来的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明贵说,该校“师德养成—师知传承—师能培育”三维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建立“学得、习得、行得、思得”的“四得”师范生师德养成体系,将着力培养心怀家国、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优质师范人才。
弘扬师德师风,正在蔚然成风。
提素质
一年培训中小学教师1084万人次
广东区域之间存在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乡村教师队伍水平不高则是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
2015年以来,全省大力加强省、市、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成10所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26所市级教师发展中心中已经挂牌成立23所,123所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中已经挂牌成立116所。
全省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实施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多层次、全学段、全覆盖的教师培训体系。
据统计,2020年全省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084万人次(含远程网络研修),平均每位教师参加培训7.8次;参加省级以上培训103万人次,占比9.53%。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近120所,累计培训基层教师近2万人次。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引领。
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项目,已成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品牌项目。前两批共计培养484名学员,其中有一大批学员已成长为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成为全国知名校长和教师。
今年7月,该项目启动新一轮遴选。新一批将有499名学员接受培养,并参与基础教育帮扶,走进乡村、服务乡村、回馈乡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各类资源优势,带动和引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补短板、强弱项才能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广东以“一对一”和“定制式”打造精准培训模式,为“三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教师赋能,启动“三区”教师全员轮训工作。2020年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先后39次深入“三区”县开展调研指导,组织79个班次的专业培训,完成8万余人次培训任务,计划到2021年底累计完成17万人次教师轮训任务。
同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注重教师个体信息素养培训的1.0阶段,进阶为更加注重整校提升的2.0阶段。2020年全省完成80所省级试点校建设,有13052名教师集中参训,86985名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建设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优配置
“县管校聘”激活教师队伍管理
今年8月,梅州兴宁市决定选调35名教师到城区部分学校任教,解决新建、改扩建后城区相关学校教师缺额问题,激活教师队伍管理“一池春水”。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需要深化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早在2017年底,广东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按照学校规模、班额、师资结构等情况,将岗位具体分配到各学校,并结合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情况动态调整。
一子激活全盘。“县管校聘”通过多种交流轮岗形式,逐步实现学校之间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和骨干教师比例大体相当,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目前,21个地市、134个县(市、区,含功能区)已出台管理改革方案,有100个县(市、区)已在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全面实施,119个县(市、区)开展教师考核竞聘,44万名教师参加竞聘,转岗或分流3.6万人。
全省从2015年起每年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比例均超过5%,2020年4.46万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占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总数的6.50%,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1.08%,交流教师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31.79%。
“‘县管校聘’制度改革,改变了过去‘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局面,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强了,主动性更高了。”有校长感叹,“县管校聘”让学校的师资结构更为合理,学校不再为缺乏个别科目教师而苦恼。
与此同时,广东高起点精准补充乡村教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缓解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缺编的问题。
2018年起,广东启动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计划,有15所高校承担公费定向培养任务,招录了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师范生、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师范生和本科起点教育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类型的公费定向培养对象。
“成效显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公费定向培养项目招收定向培养对象约8500名,其中2020年体育、美术师范生招生数量比2019年分别提高8.37%、10.5%。
改革系列好招、实招、硬招,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保障
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两个不低于或高于”
保障和提升教师工资待遇,能让教师在岗位上更有幸福感,事业上更有成就感。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级财政资金共安排207亿元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其中“强师工程”项目约25.2亿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项目约11.7亿元,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项目约115.3亿元,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两个不低于或高于”补助约43亿元,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约3.5亿元,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补助约7亿元,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约1.3亿元。
“待遇提高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如今幸福感更强了!”粤东西北地区多地老师表示,当地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两个不低于或高于”。如今教师收入跻身当地“高收入”行列,教师职业越来越有吸引力,教师的获得感越来越高。
让好老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背后是大力度、大手笔、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撑。
2008年起,广东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10年后退费标准从原来每人每年6000元上调到8000元,特殊教育、艺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提高到12000元,为农村学校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农村教师队伍。
“全省所有县(市、区)已于2020年底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
省教育厅正积极配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进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总量核定办法。
激活力
促使基础教育评价回归教育本真
“右手出拳”“注意胳膊不要弯曲”……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5+2”课后课程开展首日,一阵阵训练声从一楼的活动室中传来。这是初一年级素质拓展课程,教练正在教授龙形拳。
今年9月起,广东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推行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职工承担,可聘任退休教师、志愿者参与,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第三方社会机构的课程和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的服务。
同时,鼓励支持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办出特色。学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根据课后服务工作需要,加强本校教师资源的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好教师的工作和上下班时间,保障教师合理的休息时间及工作精力,真正把“双减”工作落实好。
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基本体现。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广东迅速行动、严格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按照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统筹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等四个方面的减负任务,制定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和第一批省级保留项目清单。各地同步制定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
基础教育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切实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有利于建立促进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有利于突出教书育人的中心地位。破除“五唯”已形成广泛共识。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双减”工作要求,结合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特点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省教育厅正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进行系统修订,进一步突出教师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评价导向,中小学教师承担校内课后服务的活动课可按规定折算课时,破除“五唯”,摒弃单一化、功利化,使基础教育评价回归教育的本真。
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期待有更好的教育。广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点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一盘棋”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广东出台《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启动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突出短板,统筹多方力量、汇集各方资源、压实市县主体责任,形成合力,开展基础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工作,力争用15年时间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实现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视教师就是重视教育,赢得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最终力量均来自教师。”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广东将继续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大力实施“强师工程”,补齐师资短板,激发队伍活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记者 马立敏 刘佳荣)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