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双减”政策出台引发市场关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受重创在所难免,与之相关的场景金融业务——培训贷也面临萎缩。
业内人士预言,政策冲击下,与应试培训相关的贷款业务规模将呈现整体萎缩趋势。无论是从市场还是政策导向角度看,金融机构都难沿用以往的产品设计和审贷逻辑。同时,服务于应试教育的消费金融场景已多次受到监管规范。
有分析认为,此次“双减”政策针对的正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培训机构,而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等面向成人教育的培训机构暂未受限。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从市场情况来看,金融机构提供的培训贷主要是服务于成人教育,此次政策针对的是基础教育,此类业务场景贷款需求并不高。因为补课的花费基本都是家长来付,贷款需求并不大,很多贷款业务的产生也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了,此次政策也有规范这类市场行为的目的在。
此次培训贷“凉凉”,真的是市场不需要这类金融产品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培训贷也叫教育分期,是指一些有培训资质的学校和机构为学员开展学费分期支付的一种缴费模式,服务提供方可以是学校、机构本身,也可以是第三方金融机构,主要以小贷公司及消费金融公司为主。用户和教育机构签订培训协议,和金融机构签订分期贷款协议,再由金融机构把款项打给教育机构,然后学员按照约定偿还贷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训贷是一种专门为学员减轻教育经济压力的手段,目前我国只有大学可以免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其他阶段的教育培训贷款只能诉诸机构,因此培训贷市场很大,这也是其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人都有终身学习的需求。
但在现实中,培训贷却常常被诟病。
一般来说,教育分期贷款业务主要由三方参与——学员、培训机构和贷款机构。用户和教育机构签订培训协议,和金融机构签订分期贷款协议,再由金融机构把款项打给教育机构。但这种三方协议关系也引发众多纠纷,例如教育机构倒闭后,用户可能面临未得到服务还要还贷的问题,如果用户对服务质量不满意试图退款,也可能面临踢皮球、甩锅等窘境,同样作为贷款方的金融机构在面对用户投诉和舆论压力时,也可能会成为贷款的“最后兜底人”。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教育培训机构倒闭、“跑路”事件时有发生,其中还包括知名培训机构韦博英语。彼时,招联消费金融、度小满金融、京东白条、广发银行等机构曾被卷入其中。
大力发展场景金融被视作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各类各样、名目繁多的消费场景金融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助力消费升级。培训贷具有明显的消费金融属性,也是近些年较有代表性的新型场景金融业务,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消费金融模式,让消费金融与消费场景的融合变成现实。一方面,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消费模式,客户消费行为向线上化、碎片化、移动化发展;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风控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消费金融业务的自动化审批,实现秒申秒贷,降低交易成本,为金融产品融入消费场景奠定了基础。
应该说,数字技术的出现让消费金融与消费场景有了无缝融合的可能,在消费场景中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甚至无感的消费金融服务,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也培养了客户的行为习惯。场景消费金融已成为消费金融的必然发展方向,但前提是监管到位,符合金融场景消费的本质——为消费升级助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双减”政策以及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对校外培训机构排查、预付资金监管平台设立等,都会对教育分期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后续,以义务教育类为主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分期类金融机构,将会根据监管要求进行整顿。对于受政策影响较大的金融机构,一方面需要及时与场景方机构沟通,就存量业务的维护处理进行协调,不得与合作机构相互“甩锅”以影响到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对行业形势作出预判,根据自身情形适时调整赛道,服务好消费者多元化、场景化需求,为消费转型和升级贡献金融力量。(莞 棋)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