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跨界寻找市场空间 欲淡化无人机标签
首页 > 原创 > 聚焦 > 正文

大疆跨界寻找市场空间 欲淡化无人机标签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0-09-27 10:05:29

对大疆来说,一方面拥有全球消费级无人机80%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另一方面则是高处不胜寒、无人机市场放缓、市场拓展空间受限、业绩高增长态势难以维持的尴尬。

在此背景下,大疆正在悄然拓展业务边界。近日,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疆”)推出其全栈式教育解决方案——大疆教育平台。而在8月底,大疆刚刚推出新一代手机云台——DJI OM 4。实际上,大疆近年来一直在频繁向包括农业植保、口袋相机等新领域拓展,用行业边界拓展换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大疆官方承认,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在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更关注技术的领先和对用户需求的探索和把握,业务拓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记者还注意到,在官网上,“大疆科技”也已经悄然变为“大疆创新”,主营业务也由原先的无人机一块业务拓展为无人机、教育、手持影像系统三块业务。大疆正在努力脱下成就它无尽荣耀的“无人机”标签。

此外,记者还从大疆相关人士处获悉,大疆目前还有一个前沿创新领域正在落地,会成为公司另一块新业务领域,或许很快就会和公众见面。

“我们叫大疆创新,不是大疆无人机。”大疆已向外界宣告。

无人机业务盛世隐忧

大疆成立于2006年,在无人机领域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大疆占据着国内超过70%的无人机市场。而从全球来看,这一数据是80%,可谓开启了无人机的大疆王朝。

相应地,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量排名全球第一,构建起了一道宽广的护城河,但随着市场火爆,包括极飞科技、亿航智能、零度智控等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这个全新的无人机市场,业务相互重叠交叉,竞争也愈发趋向白热化。

“不仅是直接的市场竞争,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本身也存在法律和行业的一些约束,比如空管规定等”,融合网总编吴纯勇告诉记者,目前的无人机高度集中的市场份额可能就是大疆的天花板了,要想再增加市场空间恐怕很难,确实需要向行业无人机和更多新的领域拓展。

当前,大疆营收高度依赖无人机业务。数据显示,消费级无人机是大疆主要的收入来源,约占营收的85%;而工业级无人机收入约占15%。

但经历前些年的火爆,无人机市场增速正在逐渐放缓。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8%;预计2020年至2024年,消费无人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会下跌至14.89%。

行业增速放缓和无人机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给大疆带来实实在在的业绩压力。第三方数据显示,2017年,大疆的销售额达到了175.7亿元,从此掉转而下;2018年至2019年,大疆收入和净利润增速相较于2017年均出现较明显的下滑。

一位接近大疆的人士告诉记者,大疆2019年业务增速较明显下滑,主要是因为2019年是大疆的新产品小年,而推出的新品也没有大热。革命性新品或者大卖产品的减少,或者是推出节奏的放缓,背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体市场的放缓和竞争的愈发激烈。

其实,早在2016年,大疆就有了危机感。彼时,大疆创始人汪滔就曾判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接近饱和,大疆营收达到200亿元也就到顶了,没想到一语成谶。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中美贸易摩擦下不确定的国际关系,还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敌视和限制,制裁的大棒已经落下。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2017年至今,美国联邦政府与美军通过大大小小十几个法规和命令来限制使用大疆无人机,让大疆本已放缓的营利增长陡然承压。

大疆的业务高度依赖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场。谢阗地透露,此前大疆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是2︰8,其中光北美市场就占到了四成,不过近年来欧洲、国内市场增长更快,基本形成了北美、欧洲、大中华区三分天下的局面。

不过,大疆依然不少零部件依赖国外市场,这是大疆一直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外化表现和优势,也成为了目前全球贸易关系不确定形势下的一个软肋。

拓展边界寻找市场空间

尽管对外并未承认正在拓展新业务,但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大疆就开始努力探索无人机外的领域,包括口袋相机、无人车,还有后来的教育机器人。

即使在无人机领域,大疆也努力增加应用前景和商业化落地的空间,从增长乏力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向当下增长前景更加广阔的行业级无人机市场迈进。其中,农业植保就是大疆的重要发力点。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在农林植保领域的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5至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8%,预计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2%,2024年该市场规模可达318.75亿元人民币。前景相当诱人。

大疆于2015年推出了MG-1农业植保机,开始涉足农用无人机领域,从2017年开始,大疆开始着力布局农用植保无人机市场。

截至2019年底,大疆在农用植保无人机领域的全国保有量大约为2万台,市场占有率达2/3;而竞品——极飞科技在国内农用无人机保有量大约1.3万台,国际上2万余台,两强争霸格局凸显。但与极飞大打价格战来抢占市场的大疆,在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仍未盈利。

与此同时,《2019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预估至2023年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41亿美元,这也让大疆嗅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大疆的业务边界拓展到了看似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教育领域,2019年6月,大疆就推出了其首款教育机器人Robomaster S1。

记者上相关网站查看了该款机器人的市场反馈情况。在京东商城,这款3499元的产品已有10000+的评价,好评率也达到97%,不过这款机器人更像是一款对战机器人,虽然涉及到教育方面是可智能编程等,网友评论中大多提到其中的玩乐对战功能。离真正的“教育机器人”仍有一定的距离。

Robomaster S1只是大疆进军教育机器人领域的开始。大疆希望未来开设课程,推出教材、活动和硬件,逐渐搭建起自己的教育生态圈。

但教育机器人领域其实也已经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国外的索尼、乐高,还有国内的商汤科技都早已布局。“相比无人机业务,大疆目前在教育机器人方面的业务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没考虑经济效益。”谢阗地对记者说。

无边界大疆的野望

创始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影响整个公司的风格和特点,这是众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点,在汪滔和大疆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沉默和少对外界发声,对技术和产品的钻研成为外界贴在汪滔身上的标签,也渐变成大疆的风格。面对市场和外界的夸奖和批评,大疆鲜有关注和回应。甚至对于扮演“奶妈”角色的投资人,大疆也一直保持着自身的强势。

“一些投资人希望大疆尽快IPO上市,从而实现更大的财务回报,而大疆一直坚持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钻研上,对目前IPO上市不感兴趣”,上述接近大疆的人士表示,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投资人通过一些媒体和机构释放大疆要IPO上市的假消息来给大疆施加压力。而这一点也得到谢阗地的确认,他告诉记者,目前大疆没有任何IPO上市的计划。

不过, “十多年时间,从(深圳)莲花村的民房做到百亿体量,在消费电子硬件领域,大疆走到今天可谓是登峰造极了,这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上述接近大疆的人士表示,但这也正预示大疆在无人机市场的天花板已经凸显。

2015年至2017年,大疆营收分别达59.8亿元、97.8亿元、175.7亿元,增速维持在60%以上,而到了最新的2020年上半年,增速已经来到了30%的区间。

此前不爱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汪滔也对外界坦承,目前公司还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挑战。一是国际疫情严峻,超90%客机取消,全货机供应紧张,每月运费成本增加800万元。二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海外供应商断供风险增大。大疆一直以来在核心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领域投入巨大,研发投入占比约为13.8%,在芯片、4K/8K、传感器、激光雷达、车载辅助驾驶系统等领域研发投入超40亿元。部分已经取得成果,但仍需长期的投入和坚持。

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习惯快速奔跑和超越外界各种高期待的大疆,这显然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全球无人机80%的市场份额是大疆无人机的荣耀,也是大疆无人机业务的天花板,要想再往上突破这个份额正变得愈发困难,反而要承受越来越多的竞品的激烈竞争。所以大疆急需找到新的赛道。

“说到底,大疆核心优势和宽广护城河依然来自无人机及周边,这也是目前大疆业务拓展的边界,手持影像和机器人教育是大疆的拓展方向,但大疆最大的靠山依然是它急于想脱掉的标签——无人机,这些新领域也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上述接近大疆的人士表示。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50662 0577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