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部门印发《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多方面举措加快劳务品牌发展。
吃徽菜,首选“绩溪徽厨”主理的菜馆;找护工,“吕梁护工”值得信赖;做防水,首先想到“平舆防水”……这些带着地域标志的职业行业名词,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劳务品牌。作为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劳务标识,有的劳务品牌自发形成,靠“传帮带”聚集人气,在市场考验中脱颖而出;有的挖掘优势资源,靠政策扶持引导,不断做大做强。
一个个响当当的劳务品牌背后,是一支支备受好评的劳务大军。过去靠卖力气走四方,如今手持品牌闯市场。正因为劳动者的聪明、勤劳、踏实、诚信,才让劳动成果形成口口相传的 “金字招牌”;也正是因为一些劳动者经过系统职业培训、拥有特长技术、具有服务承诺和安全保障,才能把劳务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改善劳务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劳务搜寻成本和市场风险,劳务品牌既是“就业名片”,让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是“质量认证”,让雇主用得放心、用得安心。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创新提出劳务品牌促就业计划,即是肯定劳务品牌建设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面向市场的劳务品牌,也是一种“商品”。 “商品”质量,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从以往情况看,一些劳务品牌自发形成后,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科学严谨的管理措施,容易因个别现象或局部问题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劳务输出受阻。激烈竞争下,品牌质量考验着当地服务保障的能力。既要开展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培养劳务品牌技能带头人,提高品牌技能含量,又要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细分行业“专精特新”劳务品牌,组建劳务品牌联盟,推动劳务品牌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只有像企业抓产品质量一样,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和系统管理思维,以质量擦亮劳务品牌成色,才能让劳务品牌化之路越走越顺。
增强劳务品牌意识,促进地域劳务品牌遍地开花。品牌好不好、硬不硬,不是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要看市场认不认可、能否经受住时间考验。有的地方打着“劳务品牌”旗号,输送大量劳动力去大城市从事家政服务,但供需不匹配、缺乏特色,总被“退货”。离开本地优势只看外地需求盲目引导,必然遭受损失。同样是劳务输出,是否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劳务,找准市场定位,结果大不一样。绩溪县被称为“中国厨师之乡”,全县18万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在全国各地从事厨师工作。当地摸准务工动向,紧贴市场打造徽厨品牌,挖掘优势带动产业发展,让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资源优势,值得借鉴。
打造劳务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个劳务品牌都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推广和劳动者多年的奋斗。但一些劳务品牌打响后,不少外地商家竞相模仿,产品鱼目混珠、名不副实,品牌声誉一落千丈。诚信经营,是劳务市场理应遵循的原则。鼓励劳务品牌注册申请商标专利,把社会诚信评价体系融入品牌提升发展全过程,助力一批有知识产权的劳务品牌更好成长,有效降低劳务市场风险。
某种程度上说,品牌意识决定劳务发展的方向和现状。发挥政策推动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加强质量管理和队伍建设,让优质劳动力享受高标准高质量待遇,让不同层面劳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劳务品牌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韩小乔)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