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非凡的小“花木兰” 丁友明/摄
气质非凡的小“花木兰” 丁友明/摄
演员向孩子演示“猴脸谱”的画法 丁友明/摄
舞台上,灯光下,勾着各色脸谱的演员,身披翎子、云肩,踩着锣鼓点惊艳亮相。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念唱做打舞……传统戏曲之美,依然在舞台上绽放,引来阵阵喝彩。
如何让传统戏曲薪火相传?作为中宣部确定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试点省份,河南省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一年来,各级各类院团已经进校园演出5000余场,举办各类戏曲知识讲座近1000次,给师生们带去了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文化盛宴。
当古老的戏曲文化走进校园,与孩子亲密接触,不仅让他们全面了解优秀戏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提升孩子们的戏曲素养,更能让这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流光溢彩。
校园里的梆子声
咚咚咚……随着锣鼓声,“花木兰”走上舞台,英姿飒爽的身段,行云流水般的花枪。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伴随着豫剧《花木兰》中熟悉的台词,熟悉的曲调,这一回,豫剧与校园邂逅。
11月28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走进文化路第二小学,剧团的演员们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台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餐。
戏曲演员倾情演出了《花木兰》《包青天》《唐伯虎点秋香》等经典曲目的选段。舞台上,演员们娴熟的动作,悠扬的唱腔,精致的造型,生动的故事演绎,给校园带来了别样的文化气息。
这不是剧团第一次来到学校了。该校校长金辉介绍:“我们学校周围有河南省豫剧二团、三团、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河南省曲剧团等,他们的孩子大多都在这个学校学习,除了家庭的潜移默化,我们也是想借助这种优势,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果然,在这所小学校园里转转,处处可见戏曲味儿:门口两个卡通戏曲人物很是“吸睛”,操场的南侧挂了一排戏剧脸谱,连三栋教学楼的走道里都挂着戏曲名家、剧种、剧目介绍。学校的课间操也与众不同。下课铃声一响,随着戏曲声,学生们哼着戏曲小调,从“腕花小云手”开始起范儿,时而拱手作揖,时而踢腿腾挪,整个操场上都是“戏曲小演员”。孩子们也很喜欢这项集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健身理念于一身的“戏曲大课间”活动。
金辉介绍,学校从2001年开始有了“梨园课”,主要在五六年级普及,让孩子了解戏曲发展历史,欣赏一些经典的唱段等。语文课,老师会组织学生办一些有关戏曲的手抄报,了解戏曲历史。美术课,学生绘画一些戏曲脸谱,或制作与戏曲有关的泥塑,将戏曲文化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到了2013年,学校成立了“雅韵戏曲”社团,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
对于“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省的开展,学校更是积极配合。金辉说:“现在全省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认为,‘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孩子了解戏曲知识,拓宽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生活,繁荣校园文化。这是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好载体。”
一颗种子传薪火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长久以来令百姓喜闻乐见。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汲取了音乐、舞蹈、文学、武术、曲词、历史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的中国戏曲,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许多经典曲目弘扬了爱国情怀,展现人性美、生活美,通过舞台表演,传递着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追求。
王国维曾给戏曲下过一个简练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作为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在不断的发展中,呈现出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的“中和”之美,显示出特有的中原文化艺术魅力,在全国有广泛的受众。不独豫剧,我省其他剧种如曲剧、越调等,也给一代代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从去年9月起,我省全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孩子学会演唱部分戏曲选段,进行简单的戏曲唱段表演并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犹如在校园中播撒下戏曲的种子,从活动启动至今,全省各级各类院团已经进校园演出5000余场,举办各类戏曲知识讲座近1000次。走进全省各地开展活动的中小学校园,常常会听到韵味醇美的唱腔,看到学习戏曲表演的孩子们。
郑州市文化路第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郝鑫已经学习豫剧一年多了,讲起豫剧来头头是道。《花打潮》《穆桂英挂帅》《抬花轿》《春秋配》等都是她的拿手剧目,多次和同学们一起出去表演。“豫剧的韵味那么美,即使再苦,我也会坚持学下去的。长大后,我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豫剧,喜欢豫剧。”郝鑫认真地对记者说。
在郑州市五十八中学,来自郑州豫剧院的演员正在为孩子上课,现场教授戏曲表演技艺和经典唱段。演员在台上示范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是如何传神地表达情感,孩子在台下跟着模仿和学习,一招一式,格外认真。他们对记者说:“孩子们学得真好,有模有样,唱出了我们豫剧的味道。”
乡音乡曲乡俗是人们寻找情感寄托、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载体。于是,传达乡音乡情的家乡戏,就成了人们最重要的精神家园之一。
“戏曲梦”的小种子,正在校园里慢慢发芽。
“豫韵”流长
今年前10个月的网络数据调查显示,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6900多个代表剧目、1900位传统戏曲名家的网络热度分析中,豫剧是在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在网络音频方面,收听观众北京以11%的比例位居第一,我省以7%的比例位于第六位。就网络视频平台而言,收看豫剧的观众则超过了50%的比例,稳居第一位。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戏曲观众以中老年为主,真正称得上“戏曲迷”的主要是70岁以上老年人。
业内人士认为,这两组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传统戏剧依然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忧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戏曲似乎不太符合年轻人胃口,还存在难以听懂的问题,因此对戏曲感兴趣、爱看戏曲的年轻人并不多。
郑州市姚女士自从退休后,每天早上都会如约去河边和姐妹们“搭台唱戏”。一番切磋后,神清气爽地去菜市场,开始一天的生活。“年轻时就爱听戏、唱戏,但是没有条件。前年,在公园认识了几个和我趣味相投的人,约好每天都在这儿唱一唱。”她也表示,她的戏友,大部分都是退休后的老人,“年轻人不多。”
省文化厅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年来,国家及省里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推动传统戏曲的发展。尤其是“舞台艺术送农民”“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开展,给城乡群众送上精美的戏曲表演,带去了欢乐。“戏曲进校园”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古老戏曲了解、熟悉与认知,也会逐渐补齐传统戏曲年轻观众和后继人才不足的“短板”,这对促进河南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省豫剧院党委书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汪荃珍说:“我们豫剧院旗下的演出团体都与中小学校结成了‘对子’,定期去学校开展戏曲课程,送戏进校园。我们更希望河南的孩子们以后都能哼唱一段豫剧,让豫剧发展后继有人。因为这是家乡的印记,河南的记忆。”
婉转悠扬,豫韵留芳。中国传统戏曲,必将以一种合适的方式长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滋养一代代人的心灵。
热图推荐
北京发现野生兰花新种 刷新世界“无喙兰属”记录
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一鼓作气”
国家旅游局:端午假日前两天出游人次高达6630万
6月新规:贩卖个人信息入罪 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