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近年来,郑州昂首向国家中心城市大步迈进。当下,郑州已拥有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规划和平台,诸多国家战略叠加,政策红利和发展优势尽显。
作为我市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创新完善人才政策,健全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统计显示,郑州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质量和结构显著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2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0∶38∶52;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达到1920人。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5家,研发基地38家,数量约占全省30%。
政策是人才引进的先导。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从中原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征程中,郑州市将人才引进培育的重点定位在具备海内外创新创业经历、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创新力,具有国内外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成果的人才。
围绕这一目标,2015年7月,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等“1+7”政策体系,推出独具特色的“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即用5年左右时间投入40亿元,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和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七大服务业支柱产业,促进人才流、资金流、项目流、技术流良性互动,有效提高人才与产业的契合度。
“聚才计划”为古老商都引进了一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和产业急需的高科技人才。以2016年为例,去年一年政府投入2.63亿元,带动企业及社会投入4.6亿元,引进人才(团队)101个,其中“两院”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22人,海外领军人才48人。全市目前已建立院士工作站79家,柔性引进院士86人,拥有常驻“两院”院士13人,“千人计划”专家42人。
留人是用人之要,发展之本。如何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郑州市从优化人才环境入手,坚持“招才引智”与“拴心留人”并重,着力建立和运用好“政策好、待遇优、服务佳、环境好”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让各类人才在郑州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一流人才,理应享受合理的待遇。为鼓励高层次人才来郑,国内外顶尖人才给予100万元安家费,提供不低于1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80万元……郑州市专门设立了“智汇郑州黄金十条”,在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资金金融支持、上市融资奖补、科技支持、用房支持、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及其他支持政策等共10个方面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为各类优秀人才消除后顾之忧。
在加速建设专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同时,我市还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不断优化技能型人才队伍,先后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0多万人次。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82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万余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8%。
按照计划,“十三五”期间,郑州计划建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95万人,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5万人。
热图推荐
北京发现野生兰花新种 刷新世界“无喙兰属”记录
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一鼓作气”
国家旅游局:端午假日前两天出游人次高达6630万
6月新规:贩卖个人信息入罪 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